查看原文
其他

中控日记:一张张泛黄的图纸,一代代海油人的故事

听故事的 海油螺号 2024-03-13



一个平台的建造、投产和生产

离不开大量资料文件

涠洲11-4A平台自1993年建成至今

已积攒了成千上万页文件

翻开那些泛黄的图纸

就仿佛开启了一段时光之旅……

前不久,涠洲11-4A平台的一名员工

就踏上了这样一段旅途

在长达30多年的时光之河中

溯流而上

他心中涌起万千感慨

流诸笔端,写成了这篇日记

一起来看


中控日记

——记一段时光之旅


冬未尽,春意来。久坐于中控室电脑屏幕前的我站起身来舒活筋骨,顺手翻阅起油田的历史资料。不经意间,我看到一个贴有“生产资料”标签的柜子。我踮起脚尖儿,取出一沓厚厚的纸张,那是来自20世纪90年代的图纸,泛黄却愈显其珍贵。


我小心翼翼地翻开,铺展开来的图纸上,依稀标注着“CNOOC”“1991年”的字样。泛黄的图纸宛如一段尘封的记忆,安安静静地躺在桌面上,诉说起过往。


20世纪90年代初

老一辈海油人

从祖国各地来到广阔南海

投身涠洲11-4油田开发建设


图纸上每一个文字、每一道线条、每一处标注,甚至图框与图签,均出自老一辈设计师的一笔一画。清秀工整的字体与印刷毫无二致,让人仿佛可以穿越时空窥见那时的设计师伏案绘图的模样。

当时,他们人手一套图版、图钉、丁字尺、描图笔等工具。平铺蓝图,图钉固定,从上往下,先左后右,操持着各种工具,或粗或细、或直或弯、或长或短的线条、符号就跃然纸上,再化作一截钢梁、一具塔身,亦或一枚螺钉、一副横担。

涠洲11-4油田的样貌就这样在设计者们的笔下逐渐清晰起来。即便到了现在,这些底图仍在发挥着作用——在后辈们无法确认设备设施的某些参数时,便会从中找寻答案。

设计图纸上的线条已经带上时光的痕迹,但依然清晰,记录着油田的历史,传递着来自老一辈海油人的力量和期望。

三十载匆匆而过,涠洲11-4油田创造了从被认为可采储量不到300万立方米,到如今累计生产原油1600万立方米,采收率超过50%的奇迹。


如今的设计制图手段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利用简单工具手工制图,到如今三维立体设计,进步的是科技,不变的是匠心。

我轻轻合上收纳图纸的文件夹。“啪”,随着关柜门的声音,这段历史的诉说被再次封存......


入夜的北部湾寒意渐浓,涠洲11-4油田依旧灯火通明。曾几何时,在同样静谧的夜晚,海油前辈们就在这里借着灯光,伏案绘图。现在,能源报国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夜色里,灯光下,奋斗者们披星戴月,不辞辛苦,奔赴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写于2024年初春

抽屉里好像

藏了什么东西

……


这些泛黄的纸页

工整的字迹

脆弱的折痕

都是一代代海油人

奋斗的痕迹



点此拉开抽屉,一探究竟


时光流逝

泛黄的资料堆叠成前进的阶梯

海油人步履不停

勇于攀登

用智慧与汗水

浇灌出一朵朵油气之花

策划 | 罗茜允 李启嘉

文字 | 李启嘉 郭杨辉 吕兆霖

漫画 | 郑丹虹

制作 | 李婉荧 魏子琪

编辑 | 秦怡然

监制 | 张宗鹭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