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法高检刚出台30条意见!严禁刑事打击扩大化,全面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重点关注刑事和执行措施)|河南

李舒律师 法客帝国 2020-02-21

点击上面蓝字即可免费订阅+关注!联系主编微信:lishulvshi

我们对夸夸其谈毫无兴趣,只专注“有用”的实务分享


高法高检刚刚出台30条意见!全面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重点关注刑事和执行措施)

  • 来源|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

  • 编辑整理|李舒律师


 

主编|李舒律师

北京两高重大疑难案件中心高级合伙人,专注民企产权保护问题研究和案件办理

手机/微信:18501328341

编者按:


自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讲话后,在中央层面:国务院、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司法部、公安部、发改委、商务部等都陆续表态、学习、发文和推进并即将采取措施了。在地方上,福建、浙江、山东、广东、江西等多省市领导陆续表态了。


当然,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最重要的其实是司法和法治环境,企业家们和老百姓一样的,没事儿谁也不想招惹官家。换句话说,大家希望出了问题有了纠纷有人侵权有人胡作非为有人滥用权力时,得有人主持公道主持正义。其实,一句大白话:得有说理的地方。


也就是大家看到的,最积极表态和采取措施的,往往是政法机关。因为,他们掌握了刀把子,有掌握了说理的地方——司法权力在他们手里,如果用得好就是说理的地方,用的不好,就不好说了。


其实早在201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产权保护意见后,不少地方政法系统和高法高检都出台过意见和政策,比如天津、福建、四川、江西、吉林等省市都有过。但是中国的特色如此,文件不如领导讲话效果好?


其实我很不愿意这么说,河南省很多地方,其实是中国政法生态和司法法治环境的一块洼地,我们自己接触办理和很多其他同行接触办理的案件,确实是这个体会。本次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检察院积极响应总书记讲话,今天出台的政策,就具体内容看,还是有诚意的。尽管跟官方背景媒体宣称的“全国首例”并不符实,但仍然是值得关注的。


希望我的这篇分享文件,能够对我们正在办理的一些案件有用,其实,也更希望,能够对广大的我素不相识素昧蒙面的河南省内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们有用,有实实在在的帮助,解决当前的痛楚和困难。


另,我和唐青林律师一起主编的新书《民营企业产权保护政策汇编与解读》即将出版,请大家留意。


附,近期系列文件汇编。

1、习近平2018年11月1日民营企业家座谈讲话全文

2、最高法2018年11月5日表态全文

3、最高检:2018年11月6日表态全文

4、最高法院长:答记者问

5、司法部:严禁对民营企业采取“一刀切”粗暴执法

6、最高检:2018年11月15日出新规

7、公安部:2018年11月17日表态全文

8、最高法:2018年12月4日保护民企产权典型案例发布


后附详细全文

[法 客 帝 国(Empirelawyers)出品]

推荐几本好书和好课程(我们自己的)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

《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职能服务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30条意见》

2018年12月5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职能服务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30条意见》,护航民营企业发展。

河南两院出台30条意见,依法平等全面保护民营企业发展


《意见》共6部分30条,主要内容有: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转变司法理念,依法平等全面保护民营企业发展。


二是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坚持严格规范文明司法。


三是加大打击力度,依法惩治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各类犯罪。主要涉及依法打击侵犯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人士合法权益的刑事犯罪,依法打击破坏市场秩序的经济犯罪,依法打击虚假诉讼、恶意诉讼行为。


四是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主要涉及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依法审理涉民营企业的公司纠纷案件,依法支持民营企业多渠道融资,依法审理涉民营企业的融资纠纷案件,依法助推民营企业化解债务危机,依法审理民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纠纷案件,依法审理涉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依法审理涉民营企业的破产及改制纠纷案件,合力破解"执行难"。


五是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持续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六是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延伸职能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省“两院”共同出台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的意见,全国尚属首例


省"两院"出台30条意见的背景、起草过程是怎样的?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负责人马献钊介绍,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宣示我们党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的坚定立场,提出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为国家各个职能部门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近期,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下发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明确要求。王国生书记在全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上要求,要进一步深化对非公有制经济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坚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信心,进一步强化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责任。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我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大会部署,充分发挥司法机关服务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职能作用,切实为全省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经省法院、省检察院党组研究,胡道才院长、顾雪飞检察长动议,决定两院共同出台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的意见措施。两院组成精干起草班子,加班加点短时间形成初稿,经内部征求意见,报两长多次审核,并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形成比较成熟的稿子。11月29日,省法院、省检察院联合省工商联召开了服务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胡道才院长、顾雪飞检察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李德才出席会议并分别讲话,邀请19名省内知名民营企业家代表参加,就两院服务保障措施特别是更好完善意见稿,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座谈会后,省法院、省检察院认真研究、充分吸收相关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意见稿,形成了《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职能服务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30条意见》,并经省法院党组、省检察院党组研究通过,向社会公布。


由省级法院、检察院共同出台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的意见,在全国尚属首例,有利于两院形成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的合力,有利于执法司法标准的统一,有利于提高服务保障的质效。这是两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具体行动,是我国宪法法律的明确要求,是司法机关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应对当前经济形势、预防化解风险的现实需要。


附原文:

2018年12月5日下午,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职能服务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30条意见》,护航民营企业发展。30条意见具体如下: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

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职能服务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30条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转变司法理念,依法平等全面保护民营企业发展


1.增强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省法院、检察院要站在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牢固树立谦抑、审慎、善意、文明、规范的司法办案理念,积极主动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2.坚持依法保护。准确把握国家法律和司法政策的精神和原则,全面清理、完善省"两院"发布的司法文件,凡是有悖于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的,及时废止或调整完善。结合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形势和政策,依法处理涉及民营企业的各类案件,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3.坚持平等保护。始终坚持各类市场主体诉讼地位平等、法律适用平等、法律责任平等,平等保护不同所有制主体、不同地区市场主体、不同行业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不因所有制性质不同而在审判执行尺度、法律监督力度上有所不同,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共同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形成平等有序、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4.坚持全面保护。既要保护涉案民营企业的物权、债权,又要保护知识产权、自主经营权及其他各种无形财产权;既要保护实体经济,又要保护虚拟经济;既要保护大型企业,又要保护中小型企业;既要保护本地企业,又要保护外地企业;既要保护民营企业,又要保护民营企业家和从业人员


二、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坚持严格规范文明司法


5.严格遵循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原则。正确区分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个人犯罪与企业违规、经济活动中的"回扣""好处费"等不正之风与违法犯罪、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兼并重组中涉及的经济纠纷与恶意侵占国有资产的界限,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将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让民营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对法律政策界限不明、罪与非罪不清的,要慎重妥善处理,注意听取行业主管、监管部门意见,并依法定程序严格按罪刑法定原则处理。


6.审慎处理企业经营的不规范问题。以发展眼光客观看待、依法妥善处理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严格遵循法不溯及既往、从旧兼从轻等原则公正处理,不盲目翻旧账。对民营企业家在生产、经营、融资活动中的创新创业行为,除法律有明确规定外,不得认定为犯罪,避免将行政处理、民事制裁升格为刑事追究,防止刑事打击扩大化。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涉民营企业的刑事案件应当根据犯罪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严格执行修改后刑事诉讼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可以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作定罪免刑处理


7.依法准确审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既要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又要充分考虑保护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认真落实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防止"构罪即捕""一捕了之"。对涉民营企业及企业家犯罪,不该采取羁押措施的一律不采取,不该查封的账号、财产一律不能封,不该扣押冻结的财物一律不扣押冻结


8.依法准确审慎适用民事强制措施。不得查封、扣押、冻结与案件无关的财产。对因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产业政策调整引起诉讼,或因生产经营出现资金暂时周转困难无法及时履行债务、尚有经营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依法审慎适用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民事强制措施。对一方当事人的申请要认真审查,对明显超标的、超范围申请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的,要依法审查、调整,尽可能采取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保全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办案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9.严格规范司法办案方式方法。慎重选择办案方式和时机,对涉民营企业的刑事犯罪、民事行政案件的调查取证活动,严格限定相关人员范围,不对非涉案当事人、非涉案项目和非涉案财务账册进行"普遍化"排查、调查和取证;传唤、拘传、搜查时,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进行;到涉案民营企业调查取证,一般不开警车。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严格区分违法所得和合法财产,严格区分个人财产和企业财产,严格区分涉案人员个人财产和家庭成员财产。严禁利用司法权违法插手经济纠纷,严禁以服务为名到涉案民营企业吃拿卡要报,严禁干预涉案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积极做好办案风险防控,避免因司法办案不当引发和加剧民营企业经营风险,引发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办案过程中,不得故意损害企业、企业家声誉。防止机械司法、就案办案,努力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防止"案子办了,企业垮了"。


10.依法处理涉民营企业刑事申诉案件。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畅通申诉受理渠道,组织专门力量及时审查。对于确属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的冤错案件,坚决予以纠正。对于没有犯罪事实或者具有《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情形的,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作出不起诉、终止审理、宣告无罪的决定或裁判。准确适用国家赔偿法,及时启动国家赔偿程序,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的国家赔偿权益。


11.依法纠正涉民营企业民事、行政错案。加大涉产权民事、行政错案的甄别纠正工作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再审、申诉案件,依法及时立案审查;符合《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情形的,检察机关应当依法抗诉或提出检察建议。依法进入再审程序的案件,经审理原生效裁判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应及时予以纠正。


三、加大打击力度,依法惩治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各类犯罪


12.依法打击侵犯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人士合法权益的刑事犯罪。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惩治黑恶势力以暴力、胁迫等方式向民营企业收取"保护费"、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犯罪;依法惩治盗窃、抢夺、敲诈勒索、哄抢民营企业财物等犯罪;依法惩治利用职务便利侵占、挪用民营企业财产等犯罪;依法惩治由经济纠纷引发的暴力讨债、绑架、非法拘禁等犯罪,营造平安稳定的经营环境。


13.依法打击破坏市场秩序的经济犯罪。依法惩治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金融诈骗、合同诈骗、商业贿赂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依法惩治强揽工程、串通投标、强迫交易、官商勾结垄断经营以及故意损害商业信誉等破坏公平竞争的犯罪;依法惩治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打着金融创新旗号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等犯罪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


14.依法打击虚假诉讼、恶意诉讼行为。对恶意利用诉讼打击竞争企业,破坏企业和企业家信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要区分情况依法处理。对虚假诉讼参与人,要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民事强制措施;虚假诉讼侵害企业家民事权益,受害人起诉要求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的,应予支持;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15.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妥善审理破坏市场竞争规则的案件,依法规制各类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促进市场有序竞争。严格限制认定合同无效的范围,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生效的合同,应当允许当事人在判决前补办批准、登记手续,依法保护合法交易。严格按照法律、司法解释规定认定合同性质、效力,以及可变更、可撤销、可解除等情形,尊重意思自治,强化契约意识,保护诚实守信,维护公平竞争。


16.依法审理涉民营企业的公司纠纷案件。准确把握公司自治和司法介入的关系,严格适用《公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充分尊重民营企业股东对企业经营方式的自主权,依法审理涉及民营企业的公司决议效力、股东知情权、利润分配权、优先购买权,以及请求确认董事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无效或撤销董事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等纠纷案件,维护各类投资主体的股东权益,畅通股权转让渠道,依法保障各类投资主体退出公司的权利,推动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现代化。


17.依法支持民营企业多渠道融资。依法认定新类型担保的法律效力,丰富拓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方式,除符合《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合同无效情形外,应当依法认定新类型担保合同有效;符合《物权法》有关担保物权规定的,还应当依法认定其物权效力,以增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能力,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18.依法审理涉民营企业的融资纠纷案件。妥善审理涉及民营企业的金融借款、融资租赁、民间借贷等案件,准确把握借贷案件的裁判尺度,严格执行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标准,对商业银行、典当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以利息以外的不合理收费变相收取的高息不予支持。对于通过网贷平台、众筹平台等为高利转贷设立通道,以各种费用形式规避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的部分,依法不予支持。对以金融创新为名掩盖金融风险、规避金融监管、进行制度套利的金融违规行为,以其实际构成的法律关系确定其效力和各方的权利义务,不得通过裁判保护非法利益。


19.依法助推民营企业化解债务危机。探索采取抵押资产抵债返租、企业整体强制管理、金融债权转股权等灵活有效的执行方法,有效盘活资产,提升金融债权实现的质量和效果,在程序公正的基础上帮助资金链暂遇困难的优质企业渡过难关。


20.依法审理民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纠纷案件。妥善审理政府招商引资合同纠纷案件,监督行政机关诚实守信,履行政府文件和合同约定的义务。依法认定政府与企业签订的合同效力,对有关地方政府违反承诺,特别是因政府换届、领导人员更替等原因违约、毁约的,依法支持企业的合理诉求;已经违约且客观上不能履约的,依法支持民营企业的赔偿请求。妥善审理政府采购、委托拍卖过程中发生的合同纠纷案件,落实民营企业平等待遇。妥善审理民营企业提起的涉及市场准入、工商管理、质量监督、项目规划、税收征管、土地房屋征收征用等方面的行政案件,保障民营企业在公共领域受到平等对待。


21.依法审理涉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加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惩治知识产权犯罪,加大对链条式、产业化、重复性知识产权犯罪惩治力度,切实解决维权成本高、侵权成本低问题。完善符合知识产权案件特点的诉讼证据规则,着力破解知识产权权利企业"举证难"。建立以知识产权市场价值为指引,补偿为主、惩罚为辅的侵权损害司法认定机制,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成本。妥善审理反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依法制止占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市场主体滥用垄断地位,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主导作用,依法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经营创新,大力营造创新法治环境,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助力企业打造驰名商标、知名品牌。


22.依法审理涉民营企业的破产及改制纠纷案件。综合运用重整、和解、清算等手段,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帮助和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准确界定企业改制中的产权关系,对于产权有争议的挂靠企业,要在查明投资事实的基础上明确产权,防止非法侵害民营企业主体合法权利。同时依法适用破产程序中的关联企业合并破产、行使破产撤销权和取回权等手段,查找和追回债务人财产,避免恶意"逃废债"


23.合力破解"执行难"。深入开展涉党政机关执行清积专项行动,促进党政机关带头履行生效判决。加大对涉民营企业案件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等问题的监督力度,既要及时兑现民营企业胜诉权益,加快企业债权实现,又要引导民营企业诚实守信经营,及时履行裁判义务。加大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以及其他妨害执行犯罪的打击力度,建立办理"拒执"案件"绿色通道",对拖欠民营企业债务的"老赖",及时监督立案侦查、及时审查逮捕起诉、及时依法作出判决,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


五、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持续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24.强化刑事诉讼监督。加强对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人士刑事案件的立案及侦查活动的监督,重点监督纠正该立不立、违法动用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以及刑讯逼供、违法查封扣押冻结财物、滥收保证金、滥用强制措施等问题。充分运用抗诉、检察建议等多种手段,加大对涉民营企业案件的刑事审判监督力度。


25.强化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加强对涉民营企业的债务纠纷、股权分配、知识产权等案件的民事审判、执行活动的监督,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对涉民营企业的行政诉讼案件,加大审判监督力度,维护司法公正;对发现的行政机关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对发现的行政执法人员"吃拿卡要"、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促进依法行政。


26.加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认真办理涉及民营企业的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造成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人民检察院依法支持起诉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引导民营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


27.依法查办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对诉讼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民营企业人士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依法立案侦查;对诉讼监督过程中发现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背后的贪污受贿等违纪违法线索,移送纪检监察机关。


六、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延伸职能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28.建立涉民营企业工作会商机制。法检两院、工商联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座谈会、研讨会,有针对性地改进完善服务保障措施,及时协调解决民营企业反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等问题。开展"法官、检察官进民企"走访活动,了解民营企业司法需求,分析研判企业经营治理突出问题,提出防范法律风险建议。运用司法大数据分析研究涉诉民营企业纠纷特点,针对共性法律问题,及时向工商联、相关政府部门提出司法建议、检察建议。


29.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依托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媒体,及时发布司法信息,宣传司法机关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政策措施、经验做法。建立民营企业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发布机制,法检两院定期联合发布民营企业司法保护典型案例,统一司法尺度和裁判标准,引导民营企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推动形成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良好社会氛围。


30.畅通民营企业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规范化渠道。通过"河南法院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和"12309检察服务中心",开设导诉导访、立案登记、查询咨询、邮寄送达等服务窗口,为民营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司法服务。畅通网上咨询投诉渠道,对反映损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控告、申诉,实行专人负责。聘请工商联干部和民营企业家为监督员,依法监督司法办案活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来源:大河客户端,大河报http://www.dahebao.cn/news/1298952?cid=1298952



我们专注为民营企业家提供专业支持

专注为疑难复杂产权被侵害案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联系咨询:李舒律师(电话/微信:18501328341)

唐青林律师(电话/微信:18601900636)




附:中央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财产权利、解决历史遗留冤案及产权保护新政系列政策形成沿革和过程


  1.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明确禁止领导干部的5种干预司法的行为;

  2. 2015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人民法院落实〈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的实施办法》明确党政领导干部的15种干预司法行为将被记录在案;

  3. 2015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

  4. 2015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

  5. 2016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最高检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

  6. 2016年3月,公安部印发《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

  7. 2016年6月,公安部在雷洋案发后印发《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

  8. 2016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定》;

  9. 2016年8月,中央深改组通过《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

  10. 2016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依法审理和执行民事商事案件保障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通知》;

  11. 2017年8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院重磅新规!彻底解决涉财产冤案,为民营企业提供明确预期(关于为改善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

  12. 2017年9月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

  13. 2017年11月22日,中央重申:抓典型!推动涉产权冤错案件纠正真正取得突破,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国务院

  14. 2017年12月14日,突发!最高检通知:严禁将民事纠纷当刑事案件办,确保企业家人身财富安全提振信心(详解)

  15. 2017年12月16日,最高检重拳出击:公安应严格区分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严禁滥用强制措施,8种情形将追责!(产权保护再加码)

  16. 2017年12月28日,终于动真格了!最高院正式启动三起涉民企产权典型案件审查(更多财产冤案亟待解决)

  17. 2018年1月2日,最高院1号文件:严禁刑事干预经济纠纷,立即纠正涉产权冤错案【法〔2018〕1号】

  18. 2018年1月23日,中央政法委要求:2018年抓紧纠正一批典型民企产权冤案,树立企业家信心

  19. 中政委 最高法 最高检 公安部:关于防止和纠正冤假错案件的规定(全文)|法客帝国

  20. 中央政法委:严防刑事介入经济纠纷,加紧甄别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

  21. 风向标!中央政法委:出台错案责任追究办法(强力追责,才能避免新的冤错案件)

  22. 大快人心!最高法院正式打响了纠正民营企业家冤家错案的第一枪,遗憾没有追责(物美张文中案件评析)

  23. 重磅揭秘:惊动中央的千亿矿权案,到底是怎么回事?(超详细的分析!)

  24. 烈士暮年,冤案能平反吗?最高法院提审牟其中案解读(附裁定判决全文)

  25. 2018年11月1日,信息量极大,希望每位企业家都能看到!(有些信息不要听更不要信)

  26. 最高法最高检:别再乱抓企业家了!严禁乱查封乱冻结,严禁刑事手段介入经济纠纷

  27. 最高检:马上解决企业家最关心的这11个"常见罪"问题,慎用刑事手段

  28. 中央《民企产权保护和涉财产冤案司法政策汇编(2017第4版)》免费下载 免费下载

    👉(1)涉及刑事案件的财物处置规范

    👉(2)民企投资和产权平等保护问题

    👉(3)滥用刑事措施干预经济纠纷问题

    👉(4)滥用司法措施乱查封乱执行问题

    👉(5)对企业家滥用拘捕等刑事措施问题

    👉(6)民企和企业家产权取得的原罪问题

    👉(7)规范公检法司人员行为的有关规定

    👉(8)禁止党政领导干预司法的政策文件

    👉(9)冤假错案的查处办理和平反恢复问题

    👉(10)责任人员的追究和损害赔偿有关问题

李舒律师(电话:18501328341,微信号:lishulvshi按:最高检近年来在民企产权保护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无论是广泛、及时、可操作性方面,均可见最高检作为专职司法监督机关的诚意和力度。就我本人反复学习研读过的,至少有如下十余篇:


  1. 最高法最高检:别再乱抓企业家了!严禁乱查封乱冻结,严禁刑事手段介入经济纠纷

  2. 突发!最高法高检对"虚假诉讼"重拳出击:上刑事手段【法释〔2018〕17号】

  3. 重磅!中政委 最高法 最高检 公安部:关于防止和纠正冤假错案件的规定(全文)

  4. 突发!最高检通知:限期甄别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加紧取得突破取信于民(全文)

  5. 突发好消息!最高人民检察院:将重点查处这6类产权冤错案件(企业家们有福了)

  6. 突发!最高检通知:严禁将民事纠纷当刑事案件办,确保企业家人身财富安全提振信心(详解)

  7. 最高检:重大冤错案的申诉案件将交异地办理,消除阻力干扰《刑事申诉案件异地审查规定》

  8. 最高院最高检等:关于对认罪认罚刑事案件进行从宽处理的实施办法(新规全文12.6)

  9. 最高检出手:严查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的典型冤案,加强民企产权保护(全文详解)|法客帝国

  10. 最高法院院长周强和最高检检察长曹建明为何连续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对干预司法动真格?)

  11. 最高检:对企业管理者慎用逮捕等刑事措施(人大常委要求建立冤假错案责任追究机制)

  12. 最高检新规:重点纠正违法使用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和查扣财产问题(保障非公18条)

  13. 最高院、最高检:关于办理刑事赔偿案件适用法律的23条最新解释(2016)

新书推荐


中国法制出版社刚出版新书《公司印章疑难案例裁判规则解读》《公司法裁判规则解读》《公司诉讼25个案由裁判综述及办案指南》《保全与执行裁判规则解读》,扫描下图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获得。



关于我们

专注为重大疑难复杂的产权纠纷案件

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李舒律师、唐青林律师,均从事法律职业多年,实务经验丰富。专业论文曾发表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及《法学研究》等。曾代理多起在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疑难复杂案件并成功获得胜诉,参与办理的各类案件总金额累计达百亿元。领衔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中心及专业律师团队专门办理来自全国各地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团队“十大金刚”最低学位为硕士学位,全部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著名高校,均取得法学专业博士或硕士学位,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在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等出版《公司诉讼法律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公司诉讼法律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等法律专业著作十余部。团队深度耕耘的业务领域:公司法(含公司并购及公司控制权)、合同法、担保法、金融、土地与矿产资源法、工程建设与房地产法、高端婚姻家事纠纷、重大财产保全与执行。


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研究中心

欢迎联系就文章所讨论的法律问题与我们联系

深度探讨或咨询个案问题

电话:010-59449968;邮箱:bj13366636649@qq.com

手机:18501328341(李舒律师)

18601900636(唐青林律师)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38号泰康金融大厦35层(来访请提前预约,否则恐无时间安排接待)


咨询律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