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觉寺,灵山一会已迢然

孙明辉 天台山文化 2022-05-11

天台山古刹散记题 

民间相传,二位仙人在天台山比功法,一人建塔,一人架桥,天亮之前完成。架桥的仙人在石梁架好石桥后,开始学鸡鸣。而建塔的仙人听到鸡鸣,以为天要亮了,于是丢下塔头匆匆而回,只留祥云峰下没有塔头的砖塔。而仙人遗留的塔头就在塔头寺。其实民间俗称的“塔头寺”叫真觉寺,古称“智者塔院”。如今山门外的照墙上写有“即是灵山”。灵山,在佛教中是指释伽牟尼的灵塔,这四个字也昭示这座寺院的特别意义。大殿里没有供奉佛祖释伽牟尼,而是供奉一座石塔,称之“智者大师肉身塔”。可是民间的传说,与历史的真实相距甚远。


       

在金地岭与银地岭之间,有一翠树簇拥的山冈,一条石径直指之中,站在石径上,山下风光尽收眼底,晴日时,远处的县城清晰可见,山谷间,高明寺的钟声,就在耳边。

陈太建七年,公元575年秋天,智者大师率二十多位弟子从金陵来到天台山,寻求栖修之处。在定光禅师的指引下,在佛陇建修禅寺,领众修道,完成了天台宗理论,创立了中国佛教第一宗。智者因久住天台山,人称“天台大师”,被尊为“东土释迦”。日本学者池田大作在《我的天台观》中曾评介:“在佛教史的长河中,如果认为释迦是首先提出佛教根本原理的圣人,那么就可以说,天台(智者)是把这种佛法的根本原理形成一种哲学体系、理论体系的哲人。我认为佛法作为一种理论,在天台(智者)的身上已达到顶峰”。



       

隋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初冬的一天夜里,天台城西一百多里南明石城寺,被冷冷的雨丝笼罩着,智者大师静静地圆寂了。弟子们将他的灵骨迎回天台山,那年的冬雨,格外的阴冷,安葬在那里呢?弟子们选中了大师在天台山的初修之地佛陇山岗建肉身塔,南边是金地岭,北边为银地岭。智者大师初入天台山时,定光禅师就曾对他说过:“汝当居此,汝当终此”。在此安葬也验证了定光的这句偈语。

最初名为“定慧真身塔院”。院内供奉智者大师绘像,隋炀帝所赐的袈裟。龛前立两座白塔。智者大师生前曾嘱咐弟子:“累石周尸,植松覆坎,立二白塔,使见者发菩提心”。



       

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塔院改名真觉寺。据宋《嘉定赤城志》记载,真觉寺拥有田58亩、地9亩、山19亩,成为拥有独立寺产的寺院。《天台山方外志要》中记载:“明隆庆年间(1567—1572),僧人真稔重建。清乾隆间,岁久复废,僧观一、观月重建。僧定慧捐资,以助其成”。可见与别的寺院一样,屡衰屡兴。

真觉寺东北一里的山洼,就是智者大师在天台山创建的第一座寺院修禅寺。修禅寺北的山冈有一巨石,名为“智者大师说法台”,相传智者大师在此讲经说法。



       

真觉寺的四隅各有一小院,东北隅的院墙上镶嵌着许多昔日修复真觉寺的碑,可是厢房内的一块石碑显得很特别,近二米高的石碑笼罩在玻璃之中。它却是从修禅寺迁移过来的“唐碑”。“唐碑”全名是“台州隋故智者大师修禅道场碑铭并序”,记载修禅寺的历史。石碑原立在修禅寺,由行满大师于唐元和六年(811)所立,由当时右补阙翰林学士梁肃撰文、台州刺史徐放书、陈修古篆额。清乾隆后,修禅寺日渐衰败,唐碑移至真觉寺。“断碑古寺曾经眼,刚笑陈隋事已非”(宋王十朋诗句)。

寺院东北的石径旁竖有三座墓塔,分别为唐代灌顶大师、湛然大师、明代的传灯法师。

       

秋天的天台山,色彩十分的丰富,暗红明黄,翠绿橙红,或渲染、或点缀,或映衬,或铺展。

公元1975年秋天,太阳很好,真觉寺在整修了二年之后,迎来了来自东瀛的僧人,日本天台宗座主山田惠谛率领下信徒,礼拜智者大师肉身塔。僧人们鱼贯踏入真觉寺,扑面而来的是院子里桂花的清香,塔殿正对山门,上悬“智者肉身塔”匾额。



   

他们缓缓地迈过门槛,殿中是一座青石制成石塔,三层六面,每层雕刻栏、柱、斗、拱、枋等,中层正书“天台智者大师真身宝塔”,一层正面佛龛供奉智者大师金像,两旁楹联为“寿量难思权现化城而入寂,灵山未散宜邀多宝与同龛”。日本僧人依次在石塔祭拜完,沿着大殿礼拜,两旁和后壁有天台宗十七位祖师的石刻线画像。有灌顶、湛然、道邃、行满、广修、物外、元琇、清竦、羲寂、义通、知礼、慈云、传灯。



   

公元805年日本天台宗创始人最澄从大唐学法回国时,除带有近五百部的经书外,还带回一件黄色纳衣。相传是智者大师当年所用。如今仍供奉在日本比睿山的延历寺。一千二百年前,在延历寺中,最澄点燃了一盏油灯,此后,延历寺的僧人依时刻轮班供养灯油和灯芯的添置,历经千余年,灯苗从未熄灭过,被称之为“不灭的法灯”。

唐大中八年(854)初春的一个早晨,国清寺寺僧元唐陪着日本僧人圆珍师徒七人礼拜“智者大师塔院”,圆珍换上天皇敕赐的紫衣,沿着台阶,一步一叩,他们在塔前三遍唱名,三度礼拜,十度顶礼,绕塔三周

两年后的冬日,正是智者大师的忌日,圆珍与弟子再次来到塔院洒土祭拜。

大师的墓塔年久失修,荒草萋萋,塔座也缺了一角。圆珍对塔院住僧说:“法师,这里好久没修过了,我想出钱整修塔院,想托你找工匠,好吗?”,说完就将一个布包恭恭敬敬交给塔院住持。包中有从日本转过来给他作路费的十三两黄金。住持感激地说:“难得法师有这番虔诚,我一定照办!”



   

宋淳熙十四年(1187),在万年寺学法的日僧荣西也来到了塔院,这位日后成为日本佛教临济宗创始人者法师,拿出自己准备去印度的盘缠,给塔院修复殿宇。

1988年10月,日本比睿山举办了纪念天台宗开创1200周年庆赞大法会,日本天台宗宗务厅从各寺院信徒敬献了上万卷心经,他们从中选出的1200卷,想送往天台山,归于智者大师的肉身塔旁,以表不忘宗根。1989年5月,樱花盛开的日子,94岁的日本天台宗座主山田惠谛率信徒,捧着经卷来到了天台山,来到了真觉寺。真觉寺外竖起了一座“般若心经奉纳塔”,塔顶呈莲花状,塔身为圆柱形,塔内存放的正是日本送来的1200卷心经。


       

南门的“真觉讲寺”门匾上署有浙江巡抚部院阮元,同时又署光绪光九年阳月住持敏曦重建,其实这块块石匾记载了二次重修真觉寺的历史。清嘉庆三年,1798年,被誉为“一代文宗、三朝阁老、九省疆臣”的朝廷重臣阮元捐俸修葺肉身塔,重修的肉身塔高2.1丈,三级十八方,中雕佛像一百二十一区;复建祖殿,以香樟造二十七代祖师像;并建僧寮七十二间。不想咸丰十年(1860)又毁于战火。



第二年春天,天台山华顶寺住持的敏曦法师,来到杭州天龙寺讲《法华经》。当时的敏曦法师,可谓是声名在外,他是天台宗第四十四世法裔,常出入江南各大寺院,讲经说法,现代著名高僧虚云法师、谛闲法师都曾听过他讲经。清光绪初年,他作为天台宗第一位访日的高僧与海盐的张常惺一同东渡日本。

敏曦法师如往常一样,讲完经,站起身走出法堂,灵虚赶上前去,颌首问到:“法师身为天台宗法裔,今智者塔院荒废,法脉不安,法师觉得呢?”敏曦定睛望了望眼前这位年轻人,说:“其实我也有修复塔院的心愿,可是奈力绵何?”,灵虚说:“法师如果出来号召一声,就如是一匹马入万军之中,只要气盛,无坚不摧,倘若大家齐心,我首当其先。”敏曦听了说:“好!”



光绪五年,初春,敏曦法师从苏州来杭州,给李宗邺带了一封灵虚的来信,并说:“灵虚来信说,塔院将兴,非你我共同出办。”李宗邺看完信,说:“塔寺久倾,山场一半人强占,好象非大出手眼,未易成功。”

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身为华顶寺住持的敏曦法师,与灵虚、李宗邺等发起,募银1.7万余元,买田购地,重建智者大师肉身塔,修复大师塔、大殿、厢房。这一修就是整整十年。清光绪十五年,焕然一新的真觉寺呈现在世人面前。“塔寺庄严,堂构轮奂!凡来寺礼塔者,者同声色赞叹不可思议”。“灵塔精致,殿宇巍峨”、“安禅有地,宣讲有所,三乘法门均臻美偌,从兹智师慈光加护,代有传人,百东土小释迦之门庭复炳若日星矣。”(《重修智者肉身塔院并修理荆溪慧滔二尊者石塔置香灯田碑记》)。光绪十六年,两江总督曾国荃所书“释迦再现”匾。



清光绪二十四年,一本由敏曦法师出资并写跋、明代传灯大师撰写的《天台山方外志》面世了,封面上刻着“佛陇真觉寺原刻”的字样。转年秋,敏曦为刊刻经版他去了苏州,十月初八在报恩北寺圆寂。

东院内有一口敏曦法师与寺僧一起挖掘的水井,喝上一口,甘甜清凉,法师提写“甘泉井”。那天清晨,真觉寺的寺僧从“甘泉井”打上一桶水,水波晃悠着,折射着阳光,照花人眼。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日本僧人在真觉寺栽下了两棵樱花树,寺僧在另一栽下两棵桃树,每年的五月,桃花、樱花竞相开放,粉色的花瓣使这座小院一片明灿。2000年,天台山佛学院设此,四年之后迁移万年寺。西边的教室和僧寮空空如也,阳光静静地在真觉寺轻轻地拂过。平常的日子,僧人早晚做课,偶尔有此僧人和居士前来祭祀,寺里的监院了慧法师出来迎接。


文中插图选自孙明辉、旷陌、东方红户外、来来去去等博文

延伸阅读:真觉寺(智者塔院)


智者塔院(塔头寺),又名真觉寺,俗称塔头寺,位于天台山北麓金地岭和银地岭衔合部山坪上,距国清讲寺10公里。周围古松蔽日,修行凝翠,更兼地势高峻,居高临下,鸟瞰四方,尽收眼底,罡风飒飒,树影摇曳,清凉幽静。俗有“高明(寺)钟、塔头风”之称。

隋开皇十七年(597年),智顗圆寂于剡县石城寺,其徒舆葬于此,建肉身塔,名定慧真身塔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真觉寺。后废。隆兴(1163一1157年)间,僧真稔重兴佛殿僧房。清咸丰、同治之交(1861一1862年),毁于战火,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建。因智顗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影响深远,1982年6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名为智者塔院。

智者塔院经过修葺,正殿三开间,门匾为“智者大师肉身塔”。肉身塔用青石制成,连座高约7米,镂刻精细。2层6面,每层雕刻杆、枋、柱、斗、拱,第一层正面佛龛设智顗坐像。殿壁列天台宗17位祖师画像:智顗、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道邃、行满、广修、物外、元诱、清竦、羲寂、义通、知礼、慈云、传灯。两厢各为五开间,四角均有天井。后左角天井有唐碑《台州隋故智者大师修禅道场碑铭并序》,高2.3米,宽1.1米,额篆"修禅道场碑铭"6字。寺山门朝东,有甘泉井,其水晶莹清洌。南门题"真觉寺",门前匍伏二石狮,甚古。寺北侧有“唐天台教主荆溪尊者湛然大师”、“唐法集宗章安尊者主持灌顶大师”、“明传林教观幽溪传灯法师”3座天台宗祖师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