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央网信办:阔步迈向网络强国

人民日报 网络法前哨
2024-09-27

前哨按语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在该战略目标提出十周年之际,今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文章《在迈向网络强国的道路上阔步前进——网络强国建设十年成就综述》,第10版刊发中央网信办室务会署名文章《阔步迈向网络强国》。文章全文如下。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室务会《人民日报》(2024年02月27日 第10版)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领航掌舵,亲自擘画网络强国宏伟蓝图,部署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网络强国、怎样建设网络强国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我国从网络大国向着网络强国阔步迈进。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强国战略目标的深邃考量,更加自觉肩负起网络强国建设的职责使命,加快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网络强国建设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服务、支撑和保障。

  一、高瞻远瞩、举旗定向,网络强国战略目标鲜明指引信息时代强国之路

  建设网络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着眼信息革命时代潮流和发展大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邃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提出了网络强国战略目标,坚定而清晰地描绘出网信事业的发展方向,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牢牢把握信息革命历史机遇,开创了网络强国建设崭新篇章。回首十年发展历程,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作出这一重大决策的站位之高、思考之深、谋划之远,更加深刻体会到建设网络强国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建设网络强国是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掌握信息革命历史主动的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当今世界,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得网络者得天下”,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信息化为我国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了有利契机”“我们必须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不能有任何迟疑,不能有任何懈怠,不能失之交臂,不能犯历史性错误”,等等。这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阐明了建设网络强国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党大国领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信息时代潮流大势的深刻洞察和全面把握,为我们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信息革命时代潮流发生历史性交汇,世界主要国家都把互联网作为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向,能不能适应和引领互联网发展,成为决定大国兴衰的一个关键。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只有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牢牢掌握信息革命历史主动,确保始终引领发展潮流、走在时代前列。

  建设网络强国是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以信息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关党的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应该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坚持正确网络安全观,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等等。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信息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网络强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关系,明确了网络强国建设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当前,互联网带来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信息化已成为驱动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网络安全已成为最复杂、最现实、最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只有加快建设网络强国,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着力维护网络安全,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推进信息惠民为民,拓展深化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才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实践路径、注入驱动力量、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网络强国是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确保党长期执政的战略高度,准确把握信息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出了“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的重大论断,强调“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提高通过互联网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等等。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党经受执政考验、提高执政能力、完成执政使命的忧患意识和历史担当,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我们党对信息时代执政规律的认识。当前,对任何国家和政党来说,互联网是重要的执政条件,网络空间是重要的执政环境,信息化是重要的执政手段,用网治网能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和体现。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只有加快建设网络强国,不断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规律,在信息化条件下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才能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使风华正茂的百年大党始终勇立信息时代潮头。

  二、锚定蓝图、砥砺奋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大力发展互联网、积极运用互联网、有效治理互联网,统筹协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科学指引下,网络强国从宏伟蓝图逐步转化为生动实践,网信事业从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从发展起步到不断壮大,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强化政治统领,党对网信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健全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后改为委员会),着力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网信领域顶层设计不断优化,统筹协调更加有力,网信工作体系不断完善,网信系统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效落实,全国“一张网”“一盘棋”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坚持凝心铸魂,网上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用心用情用功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网上传播入脑入心,网上重大主题宣传浓墨重彩,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有力有效,根本扭转了过去网上乱象丛生、阵地沦陷、被动挨打的状况,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强劲、主旋律更加高昂,党的声音始终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

  完善综合治理,网络空间更加清朗。坚持系统性谋划、综合性治理、体系化推进,深化网络生态治理,深入推进“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网络生态持续向善向好,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基本建成,网络文明建设不断深化,网上群众路线走深走实,亿万网民积极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筑牢安全屏障,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持续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不断强化,数据安全管理和个人信息保护持续深化,国家网络安全应急体系日益健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事件分析、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连续10年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学科和人才建设深入推进,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明显提高。

  聚焦自立自强,网信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步伐加快。加强前沿技术攻关,移动通信、光传输、软件和集成电路技术加快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研究应用加快推进,6G关键技术研发加速,卫星互联网建设提速,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5G技术应用等持续领先,政策支撑保障不断强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构建。

  突出驱动引领,信息化对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更加凸显。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全面实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性能优越的信息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基础更加坚实,产业数字化步伐持续加快,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加快推进,数字社会全面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扎实推进,网信为民惠民持续深入,网络扶贫和数字乡村建设接续推进,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不断提升,截至2023年6月,网民规模10.79亿、互联网普及率76.4%,形成全球最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

  全面依法治网,网络空间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制定出台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涉网络领域立法150余部,网络法律体系基本形成,网络执法力度持续加大,网络普法宣传显著加强,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得到有效维护,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更加浓厚。

  深化国际合作,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增强。深入宣介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主张,创设并连续10年成功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成立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深度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网信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拓展深化,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方案赢得越来越多认同和支持。

  全面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我们走过的十年发展历程,我们深切感受到,正是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科学指引,网信事业才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实践中,积累了一系列来之不易、弥足珍贵的经验,必须坚持党管互联网,必须坚持网信为民,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治网之道,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必须坚持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必须坚持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必须坚持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必须坚持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网信工作队伍。我们要认真总结,在网络强国建设实践中持续深化对做好网信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推动网络强国建设行稳致远、阔步前行。

  三、牢记使命、矢志前行,奋力谱写新征程网络强国建设崭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网信事业的重要地位作用日益凸显。”当前,网信事业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焦点、引领信息革命时代潮流之先机、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全局。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巩固深化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改革成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肩负起网信工作的使命任务,奋力开创网信事业发展新局面,以网络强国建设新成效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网上舆论支持、可靠网络安全保障和有力信息化支撑。

  坚持举旗帜聚民心,广泛凝聚亿万网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始终把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宣传摆在首要位置,创新语态表达和互动引导方式,打造网上理论传播矩阵,引导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增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统筹推进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议题设置,丰富优质网上内容供给,做大做强网上主流思想舆论,坚持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精心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立足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紧扣人民需求和时代需要,用正面声音、主流价值、先进文化引领网络空间,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坚持防风险保安全,坚决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应对网络安全领域各类风险挑战,坚决守牢网上阵地。聚焦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完善网上风险防范机制,及时批驳网上错误思想观点,筑牢网上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屏障。围绕防范化解网络安全风险,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持续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监测预警、风险评估、事件处置等能力,进一步强化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坚持强治理惠民生,有效推动国家治理水平提升和民生改善。牢牢把握数字技术发展为践行网信为民、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带来的新机遇,推进决策科学化,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决策水平;推进管理精准化,创新公共管理模式,实现精准施策、精准供给、精准管理;推进服务高效化,加快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统筹推进网络立法司法执法普法,以良法善治推动建设良好网络生态。深入推进新型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弥合“数字鸿沟”,持续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诈骗、隐私泄露、网络暴力、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创新工作举措,加大整治力度,有力回应关切,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网信事业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增动能促发展,积极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网信领域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人工智能、量子科技、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技术突破,加快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突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推进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深入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大力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畅通数据资源流动,加强数据资源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统筹管理、整合归集,全面提升数据资源规模质量和利用效能。

  坚持谋合作图共赢,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大力宣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主张,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全方位参与全球数字治理进程,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高水平建设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围绕数字经济、数据安全、技术创新、文化互鉴等领域,深化网信领域务实合作,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征程万里风正劲,奋楫扬帆再出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向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网络强国战略目标阔步迈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迈向网络强国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网络强国建设十年成就综述

本报记者 金 歆《人民日报》(2024年02月27日 第01版)

  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中华民族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思想之光领航向。10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党对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网信工作体系持续完善,《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意见》、“十四五”网信规划等相继出台,全国“一张网”“一盘棋”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网络内容建设不断深化,网络生态治理不断深化;网络安全保障更加有力,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全面加强;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显著发挥;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加快推进,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主动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进程,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迈向网络强国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加强网络内容建设管理,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

  近年来,网络空间治理依法加强,网络内容建设日益做强,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有效培育,网络空间愈发天朗气清,正能量更加充沛。

  举旗定向,网络空间正能量澎湃大流量——

  2020年11月3日,正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7周年,一款H5互动作品《一张照片背后的这七年》走红网络。

  作品源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与村民们座谈时现场拍摄的一张照片。点击照片上每名村民的影像,脱贫故事便以图、文、视频的形式呈现:“今年50岁的龙兴花,7年前主要靠放牛、砍柴为生,年收入仅有2000元。如今,靠开农家乐、卖自家做的腊肉,她一年就能赚8万块”“2018年,施晓丹回到十八洞村,用自己在外面打工学到的服务业知识,帮助村里建设农家乐和小商店”……

  “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如今,网络空间的正能量更加强劲、主旋律更加高昂:强化思想引领,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宣传阐释;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万山磅礴看主峰”“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等一系列品牌项目刷屏上榜;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好声音成为最强音;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出台《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创办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广大党员、干部努力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标本兼治,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基本建成——

  清朗的网络空间,不仅要充盈正能量,还要摒除负能量。

  不久前,中央网信办公布了一组数据,介绍“清朗·生活服务类平台信息内容整治”专项行动成果:“累计清理违法不良信息790万余条,处置账号170万余个,关闭网站562家,下架应用程序201个……”

  出重拳、亮利剑。近年来,中央网信办会同各地区各部门严厉打击网络乱象,扎实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实现互联网由“管”到“治”的根本转变:深化网络生态治理,集中整治“饭圈”乱象、“自媒体”乱象等网上突出问题,“清朗”系列专项行动2019年以来累计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超过200亿条;网站平台完善社区规则、规范内部管理、提升内容质量,构建全流程、全链条监管体系,网络传播秩序更加规范;全国网络辟谣联动机制建立,有效治理网络谣言……

  固本强基,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加快推进——

  要从根本上保证网络空间的和谐清朗,就必须立规矩、管长远,必须坚持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现象加剧……”“面对这些情形,我们又该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用网安全?”“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给出答案,让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有法可依!”近日,一组图文海报走红网络,让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更加为社会所了解。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出台就是近年来我国网络法治建设的重要体现。十年间,网络法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重要成果:出台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网络立法的“四梁八柱”基本构建;持续加大网络执法力度,坚决查处网上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网络司法不断深入,互联网法院创立,智慧法院、智慧检务加快推进;加大网络普法力度,创新打造“全国网络普法行”品牌,全网阅读量超42亿。

  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全面加强

  “某一天,黑客组织精心编织了一个网络攻击陷阱。”“在数据安全面临威胁之际,杀毒者安安能否带领小队成功保卫手机和家庭网络安全?”……

  位于河南郑州的网络安全科技馆里,一部名为《网络大作战》的网络安全主题科普动画电影正在上演。精彩的剧情,有趣的知识,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近年来,我国网络安全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网络安全工作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网络安全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2023年6月1日,网络安全法施行6周年。这部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对个人信息保护、治理网络诈骗、网络实名制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成为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近年来,我国在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基础上,制定完善网络安全相关战略规划、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网络安全夯基垒台、立柱架梁,顶层设计更加完善。

  把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堤”筑得更牢——

  置身移动互联时代,人们在享受智能设备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一些场景中面临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一段时间以来,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话题引发关注。

  没有数据安全,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社会的运行将失去安全屏障。近年来,我国数据分类分级保护、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数据安全审查、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等基本制度不断建立健全。聚焦强制授权、过度索权等问题,相关部门联合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有力震慑违法违规行为。

  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

  网信事业要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

  2016年,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推动开展网络安全学科专业和院系建设,创新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机制。设立“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实施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目前,已有90余所高校设立网络安全学院,200余所高校设立网络安全本科专业。

  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进程不断加快,技术能力稳步提高,产业体系快速发展,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持续加强——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014年以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连续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广泛开展网络安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等活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有力推动了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的提升。

  如今,网络安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正自觉成为网络安全的守护者,共同筑牢网络安全之堤。

  加快信息化发展,让亿万网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当前,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的中国乘势而上,奋楫前行,不断书写信息化发展新篇章。

  信息化发展,关键在于突破掌握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加快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与生态培育,抢占发展主动权、竞争主导权。

  “作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四大供应商之一的中国北斗,已在2020年完成了全球组网,开始向全球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2021年9月,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面向全球举行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中国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应用成功入选。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像北斗这样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的范例在网络强国建设中不断涌现:软件和集成电路技术加快发展,操作系统生态建设深入推进;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光存储、基础软件、核心元器件等关键共性技术取得重要成果;移动通信等领域形成全球竞争优势……

  加快信息化发展,既需要下大力气突破核心技术,也需要建设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

  时值春节,万家团聚。河北张家口某数据中心仍是一派忙碌景象,值班人员来回穿梭巡检,服务器高速运转,一排排机柜蓝光闪烁。

  围绕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张家口加快数字服务产业基地等建设,合理布局大数据产业,形成特色突出、集约高效的空间布局。

  算力基础设施的加速建设是我国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化发展和规模化部署的体现之一。近年来,我国统筹推进网络、算力、应用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光纤宽带和移动通信网络,截至2023年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337.7万个,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5亿户家庭的能力,所有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行政村通宽带率达100%;算力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IPv6拥有地址数量居世界第二,IPv6活跃用户数达7.78亿……

  我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正朝着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方向加速演进。

  近年来,伴随着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我们现在以电商直播为主,一年四季都是生意旺季。”今年春节前,山东曹县一名做汉服生意的电商老板高兴地说。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产业不断壮大,数字经济规模连续数年位居世界第二,从2012年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50.2万亿元,占GDP比重由21.6%提升到41.5%。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9.43亿,移动支付、无现金生活在中国随处可见。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6.4%,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84亿,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35亿,网约车用户规模达4.72亿……

  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要建设好网络强国,就必须让发展的速度,有效转化为助推群众幸福生活的力度。

  新时代,“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一直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

  患者在新疆,医生在浙江。2023年的一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完成国内首例5G超远程机器人肝胆手术。跨越5000公里,偏远地区医疗实现“触屏可及”。

  借助互联网技术,远程医疗、数字医疗得以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如今,互联网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信息化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助推器: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超过10亿人,“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异地可办”成为现实;“互联网+教育”深入推进,用网络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解决民生问题;接续推进网络扶贫和数字乡村建设,不断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深入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持续提高全民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互联网发展的成果日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

  坚持开放共享,深化拓展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

  2024年2月27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在巴塞罗那举办“算力网络”专题论坛,共同探讨算力网络发展,共促变革时代的数智化转型,携手构建更加智能的数字世界。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深化网信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建设网络强国的必经之路。中国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深入参与搭建全球性、区域性多层次互联网治理平台,与世界各国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创造性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是中国对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重大贡献。

  江南水乡,碧绿的溪流缓缓穿过古朴的青石板街市。千年古镇、数字文明,历史与未来,在此交相辉映。2014年,中国创办了世界互联网大会,并将峰会永久会址设在浙江乌镇。

  “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开幕,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命题。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对信息时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开启了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新篇章,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积极响应。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从概念文件到行动倡议,再到实践案例,思想共识渐渐化为具体行动。在这一理念主张的指引下,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携手共谋全球互联网发展、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图景清晰可见。

  理念要真正落地落实,需要合理搭建平台。

  “成立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是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潮流、深化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2022年7月,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式宣告成为国际组织。

  从每年一次的国际会议升级为拥有常设机构的国际组织,自此,世界互联网大会实现了质的飞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交流平台在中国诞生落地,与世界互联网大会一起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搭建协作平台。

  中国国际数字产品博览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领域国际交流活动在中国举办,国际社会借助其在网络空间共享创新成果。

  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中德互联网经济对话、中非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网上丝绸之路大会、亚太经合组织数字减贫研讨会……一个个对话交流合作的国际平台,为全球网络空间的开放共享、互利共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桥飞架,关山不远。一个联系紧密的全球网络空间“朋友圈”日益活跃起来。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连续两年举办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合作论坛,还积极与世界各国分享互联网信息化发展成果。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挑战,中国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同各国加强交流和对话,共同推动全球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安全发展,促进人工智能技术造福人类。

  在东南亚,中国企业助力打造了东盟首家5G智慧医院;在拉美,中国与巴西、厄瓜多尔等国利用数字技术开展创新合作,助力亚马孙雨林生态系统以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在非洲,中国与国际电信联盟合作启动技术援助及培训项目,助力建设“数字乌干达”。

  …………

  风好正是扬帆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在迈向网络强国的道路上阔步前进,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激荡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近期热点文章链接
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新型风险与规制框架
欧盟AI法三方会谈定稿案文的十大妥协
新修订《公司法》全文、说明及官方解读
“网络与信息法学”正式列为法学二级学科
财政部《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全文及官方解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等问题
谈判36小时!欧盟《人工智能法》达成协议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网络法前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