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文欣赏┃《继续抬阁的喜庆》 文\ 陈邦远

陈邦远 天台山文化 2022-05-10

引子

在东海之滨的天台山,其民间艺术可谓是姹紫嫣红,而抬阁则是一朵瑰丽夺目的艺苑奇葩。

抬阁是一座阁子式的台柜,高、宽都在1米左右,台面四角各竖起一根竹竿,在2米高处结成顶棚,覆以彩盖,背后饰景,两旁及前面皆空。阁中由一至数名俊美俏丽的儿童,妆扮成神话传说或戏剧中人物,巧妙地固定成人物造型,如“哪吒闹海”,“刘阮遇仙”“武松打虎”等。然后,用两根大木杠穿在抬阁两则的固定铁环里,四人一齐抬起。

抬阁是天台民间喜庆活动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流传已久,有据查的是在清代就十分流行。数百年来,抬阁为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快乐,也见证了时代的辉煌。新中国成立后,每逢重大庆典,城关镇各村居都要制作几台抬阁,并以竞技的形式上街展演,这一台接一台的流动戏台把偌大的小城点缀得锦秀璀璨,欢乐沸腾。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台州民间艺术大会串中,天台的《还珠格格》以其独特精美的技艺夺魁,让更多的百姓感受抬阁的喜庆。

抬阁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的制作称得上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木匠、篾匠、铁匠、油漆、裁缝等手工艺,既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又凝聚着艺人们的聪明才智。

然而,由于抬阁制作的“开放性”与“集体化”,它的传承似乎不像有的民间艺术那么高深,且具家族式的“秘传”。因此,抬阁制作不是那么神秘,在制作过程中可以人人提建议不断修改,甚至在上街“浪 台”(彩排)后,还要听取观众的意见再作提高。如果说抬阁是天台民间艺术最闪亮的一颗星,那么制作抬阁的艺人们则是历史星空中的一片繁星,没有最亮,只有共同发光!

远景

由天台赤城街道提供的一份抬阁传承者名单里,笔者发现存在的艺人大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最年轻的也有五十来岁。近日笔者专程采访了各村的几位抬阁艺人,他们一听说我是来了解抬阁的,无不喜形于色,不但讲自身的经历,还津津乐道上辈艺人的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邋遢秀才”妙点抬阁“眼”的故事。

那是民国时期,杏庄村孙方(化名)是个读书人,家道殷实,衣食无忧,常以读词曲赋为乐,但他不修边幅,胡子拉差,落得个“邋遢秀才”的绰号。

这年元霄节,杏庄村制作了一台从《西游记》故事中脱化出来观音菩萨抱红孩儿的抬阁。但是,“兆头”的题词,难住了大家。原来一台抬阁是由数十人参加的声势浩大的队伍,前有举彩旗,端“兆头”的仪仗队,后有鼓乐压阵,还有负责灯光等“后台”人员。“兆头”是一块长方型的木牌,上面写着根据抬阁内容“点化”的题意,是抬阁的“眼”,最能体现制作者的学识水平。再说,杏庄村素以文人荟萃为荣,若在抬阁“眼”上输人一筹,不是让人耻笑吗?大家自然想到了邋遢秀才。由村长与族老出面找孙方。

孙方却偏偏卖起关子。

言外之意是当初为什么不请他参与抬阁制作。

其实,制作抬阁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村里一号台,大家都是自告奋勇地来参与,这参与过程需要一、两个月时间,大家一起商讨,其乐融融。

村长和族老心里明白他是文人的臭架子放不来,于是,说下次做抬阁别人不请专请你!

孙方心里美滋滋,嘴上却说,杏庄村人才济济,请了我,不请别人,不是逗个笑,打个叫(哭)吗?使不得,使不得,太伤和气了。

村长和族老急了,那你说怎么办?这句话倒正中下怀,孙方笑道,先“浪台”!村长和族老说,没“兆头”,怎么“浪台”?

孙方说,让全城百姓猜嘛!村长和族老恍然大悟。原来他是胸有成竹的!果然,这台“观音抱红孩”浪台后,无一人想出“兆头”题词。

第二天,村长派人来取他的“黑宝”,他说莫急。

过了三天,村长和族老又亲自登门。这回,孙方说,对不起,我还没想好!村长和族老哭笑不得,因为明天就是元霄节了。

村长心想他是有意跟我过不去。族老却不这样认为,他对村长说,为了杏庄村的荣誉我们学他个诸葛亮“三顾茅芦”。

第二天中午,两个提着孙方平时最爱吃的四只晕菜:清蒸鲫鱼、红烧牛筋、青椒炒猪腰和炒鸡丁。

孙方一见这些菜,合掌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村长笑道,你又不是佛,装什么装?

孙方说,我不是佛,但佛怎么说?

村长说,佛说不能杀生。

孙方突然睁大眼睛说,佛还说什么?

村长下意识地看一眼族老,族老捋捋胡子,放心地笑了,我们趁热吃!

孙方拉住村长说,佛还说什么?

村长想了想,说,佛还说善哉!善哉!

孙方故意一拍案子,兴奋地说,村长,你真聪明,“兆头”就用“佛说善哉”四个字。

村长与族老对视一眼,哈哈大笑:妙哉!妙哉!

据说当年杏庄村这台“观音抱红孩”的抬阁,有了“佛说善哉”的兆头,引来观众的阵阵喝彩,全城公认它最好。

后来,当地百姓在教育孩子时,常常会使出这句话:佛说善哉!你怎么还做坏事!而邋遢秀才孙方因为“佛说善哉”的“点睛”功劳,成了抬阁“首席”顾问。

遗憾的是孙方妙手“点睛”成了绝版,但,至少告诉我们抬阁需要文化品位,需要寓乐于教。这对今天我们传承抬阁艺术仍有很大的启迪。

近景

初秋的一个午后,我们来到家住紫东新村的陈金钩家。陈金钩虽然年近五十,但他身材魁梧,体魄强壮,中气十足,说起抬阁是眉飞色舞。他有文化,点子多,手又巧,什么东西在他眼前一忽悠,便能如法炮制,年轻时就有“智多星”的雅号。陈金钩说他祖上没人专门做抬阁的,他喜欢抬阁完全是受影响受感染。那是在人民公社时期,他在大队的农具厂做工。抬阁制作工场就放在农具厂里。

有一天下班后,他突然听到仓库那边传来热热闹闹的说笑声,天性爱凑热闹的陈金钩禁不住走过去,只见仓库里红红绿绿一大片,一座方型的木柜上竖起一根弯弯曲曲的铁杖,众人都围在木柜前争论着铁杖如何放置。

陈金钩从小就爱看抬阁,还真羡慕“骑”抬阁的伙伴。现在看到抬阁制作现场,他心中产生一种本能的冲动,挤到人群中,看着听着……

没过几天,他就明白了抬阁制作的整个流程,而对技术上最讲究也是难度最大的“发角”特别感兴趣。

后来,看的次数多了,他就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感到激动的是这些老前辈很器重他这个聪明后生,接纳他的建议。

陈金钩一乐,主动说,队长,以后打铁杖的任务都交给我吧!

现在陈金钩是抬阁艺人中的姣姣者。

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经验,他不但能统领整个工艺流程,而且对抬阁的特色很有研究。

他说一台抬阁最能体现制作水平的就是“发角”,“发角”巧妙就能出彩,这“发角”就如唱越剧的韵味,唱腔如果有韵味,音色最好也不中听。我明白他的比喻,但,看抬阁的老百姓都这么内行吗?

陈金钩说,老百姓眼睛最尖!“抬阁”“浪台”就是要老百姓提意见。

我想抬阁的确是融入了天台老百姓的生活,他们对抬阁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敏感与彻悟

快乐轻松的采访时间过得特快,转眼间,阳光已退出门前大街,不知躲到谁家屋顶上去了。

我又问陈金钩,您到现前最得意之作是那一台抬阁,陈金钩欣喜地脱口而出:《还珠格格》!

说起《还珠格格》的制作经历,陈金钩感到苦乐交加,乐的不用说。苦的可谓是一本经了。

当时,他已是村干部,既是领导者又是制作者,再说这次活动是代表天台县参加全市民间艺术大会串的,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从另一方面看又是难得的好机会,让天台的传统民间艺术重放光彩,是他多年的企盼与希冀。

于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它做好!在选题确定后,他全身心地投入设计、制作。对他来说最要下苦功的还是“发角”。

小燕子的造型是骑在马背上,如何让马随着扛步的起伏而动起来,又不让观众看不出铁杖的出处(发角)呢?如果按传统的“发角”在小燕子身上,那马与人的动感就会不协调,观众看了会喝倒彩。

陈金钩伫立在台柜前,琢磨着,他突然灵机一动:小燕子出了皇宫不是走在京城的大道上,而是扬鞭策马奔驰在草地上。有了草地就有“发角”的藏隐处,陈金钩决定“发角”从草地上的马蹄内升上去,而小燕子的铁杖架恰好从马背上出来,马与人连成一体,自然解决了动感的不协调难题。

陈金钩终于舒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只身沉浸在黑色中,肚皮咕咕作响了。但是他感到欣慰,这咕咕声仿佛是马蹄声。

然而,《还珠格格》“浪台”时,又发现了新问题,由于路上抖动,铁杖被弹弯,小燕子的造型下陷。

这涉及铁杖的技术问题,又化了陈金钩很多心思,首先是重新选择钢材,其次是试测承受力。凭经验他选择了硬韧兼顾的新型钢材,但试测承受力,既无仪器又无“小聪明”可施,怎么办?陈金钩只好“土法上马”。

晚上,他一个人瞒着大家偷偷地跑回工场,在铁架上放上与“小燕子”人体一样重的沙包,然后,进行计时按动,达不到要求,又换下来,重打铁杖。

几天后,大家发现铁杖又换了,不安地问他能行吗?陈金钩底气十足地说,如果喝倒彩,拿我是问!

陈金钩说到那次在椒江的市政府广场前的大会串,赫地跳起来说,我们的《还珠格格》一进广场,全场喝彩,到了主席台前,所有领导都站起来鼓掌!

愿景

天台抬阁一路走来,一路喜庆,那么,它能否继续走下去?现在的抬阁艺人都是五十岁以上的中老人,青年一代几乎无人能制作抬阁。此外,由于现代文化娱乐的多元化,一些重大喜庆活动往往被时尚的演唱会取代。

然而,我们欣喜地看到抬阁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地方文化,我们的血脉里有一种天生的“抬阁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天台老百姓、包括年轻的一代,他们听到抬阁,内心还是十分喜爱的。

关健问题是如何保护和发展。陈金钩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他曾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成立抬阁艺人协会,建立抬阁工艺陈列馆,重大庆典活动要有抬阁参与。我们也由衷地祝愿抬阁继续见证时代的辉煌与百姓的喜悦!

二OO六年十月九日上午初稿

天台抬阁

抬阁是天台民间传统的喜庆娱乐活动,流传已久,其源已无从考据

民间相传其一是源于肩抬诸神塑像的“扛神”的祭祀活动,演变为扛抬扮演诸神的人。其初为小孩,因易跌伤,后改为固定在铁杆之上,并给予适当的装饰。

来源其二是为了适应庙会特点,使远处观众也能看到,由高跷演变为小孩骑在成人肩上的宁波“造夫”,相当于天台的“舞麒麟”,进而发展为抬阁。

所谓的“抬阁”,皆因四个人扛抬着一个阁子式的台柜而得名。台柜呈方形,底座是坚固的方形木架。台面约一平方米左右大小,四角各竖一根竹杆,饰以彩条,顶上覆以蓬盖,披红挂绿,悬灯结彩。台上有一至数名长相漂亮的六至八岁儿童扮成各种戏剧人物或神话人物,如“何仙姑采药”、“桃源仙子”、“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2014年2月浙江省


“美丽非遗大赶集暨天台县元宵踏街”


抬阁剪影

美文欣赏┃《桃源幽梦》文\ 曹肖冰

美文欣赏┃《情寄寒山》 文\ 孙淡月

美文欣赏┃《神雕》 文/ 曾标营

美文欣赏┃《火性泥巴》 文/ 孙宇行

天台山,镜头里的全唐诗┃“落尽山花人不见,白云堆里一声钟”

印象┃天台山百景图 ·《琼台双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