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路天台┃《寒岩夕照》 清·陈溥

天台县文化馆 天台山文化 2022-05-11

《寒山遥望》王国强

寒公遗迹在寒山,藓碣萝龛取次攀。

飞阁嵌空衔晚燕,余霞散绮护禅关。

檐端鸽自凌烟出,钵底龙疑带蜃还。

试向鹊桥桥畔望,只应呼作锦云湾。



释义:

碣:刻石中的一类形制。

《后汉书·窦宪传》注:“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

如今存之石鼓文,镌刻于鼓形圆石上,内容为歌咏秦国君主游猎之事,故也称“猎碣”。

龛:供奉佛像或神位的石室或小阁。

取次:次第。

清·陈曾寿《浣溪沙·花径冥冥取次行》:“花径冥冥取次行,旧盟全负甚心情?”

飞阁很高的楼阁。

《文选·曹丕·游宴诗》:“「置酒坐飞阁,逍遥临华池。”

嵌空:玲珑。

散绮:展开美丽的绸缎。比喻绚丽的云霞。

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

禅关:禅门。

蜃:传说中的蛟属。能吐气成海市蜃楼。亦指海市蜃楼。

杨巨源《供奉定法师归安南》:“鹭涛清彻,蜃阁化城重。”

锦云:彩云。



《寒岩夕照》王国强


陈溥(1662-1749年)

字永叔,号南陔,天台人。

自幼禀承家学,卓荦不群,十岁即能吟诗作赋,长而学问渊博,敏捷异常。汉唐以下诸家诗词,无不剖析源流。为生员时,其诗已传诵人口,壮年时游学四方,客都中文望伟然。

康熙五十二年中进士,补内阁中书,参与修编《万寿盛典》等,中年出任湖南攸县知县七载,法纪森严,政绩卓著。归行时攸县百姓结队相送,文人赋诗成书,刻有《梅城去思草》。

陈溥生平不惜钱财,所有俸禄资财悉数散尽,归里后囊中萧然,惟存古书数箧而已。他对故乡怀有深厚感情,踏遍天台山山水水,留下大量诗文。在古稀之年,他还出访故交于大江南北、浙东浙西以及八闽,历时六载而归。归时已八十有二,鹤发童颜,步履轻健,每日仍手不释卷,于书无不读,一心著述,年近九十卒。

早年有《寿仁录》、《地理精义》、《明史类编》、《湖南杂咏》等著述。

晚年隐居泳溪,用溪石自垒石头屋,称之“泳川草堂”,自订《泳川文集》(十卷)、《泳川诗集》(八卷)。

大学士齐召南为之作序,并携入京都,观者叹为阳春白雪,众多翰林为之题句,奏请乾隆封赠陈溥为“文林郎”。陈溥的《台山十景诗》便收集在《泳川诗集》中,齐召南曾为之作和诗,名曰“天台诸景次陈南陔先生韵”,留下了脍炙人口的齐召南《台山十景诗》。

寒岩夕照

寒岩洞位于天台县城西30公里,洞高近10米、宽60米、深45米,号称天台第一大洞,平坦宏大,冬暖夏凉,因唐代闻名国内外的白话隐逸诗人寒山子曾长住于此而得名。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在洞中书有“潜真”二字,又名“潜真洞”。

洞顶巨嶂覆盖,“飞岩若坠接苍溟”,气势雄伟。

洞前有寒岩寺遗址,洞口有石头茅草覆满,据说叫“宴坐石”,是寒山子宴坐之处,传为当年寒山、拾得、丰干小憩吟咏处。洞口两侧有奇岩“上山龟”和“出洞蛇”洞两侧有石似蛇龟头,卓然而立,高约丈余。附近的鹊桥、月亮岩、龙顶洞等景象都以幽奇著称。


洞壁阴刻的“寒岩洞天”,笔力遒劲,传为清内阁学士齐召南手书,右侧有“雍正二年季春之吉”字样,在此北五六米下方,有“小清凉”三字,细辨两边字迹,有“康熙”、“古越”字样。

洞中有“寒岩古井”,其貌不扬,大旱之年,地势比村野要高的这口井却永不枯竭。

出洞后转左百步处,峭壁如嶂,高约百米,一挂飞泉飘洒,似珠似沫,时疏时密,夕阳映照其上.珠沫闪闪烁烁。特别是阵雨过后,彩虹挂在岩壁间,使人眼花缭乱。这就是“寒岩夕照”的来由。

寒岩洞右半山上,两崖对峙,中架一石桥,桥洞高五六米,桥下冬夏无水,故称旱石梁,又称“鹊桥”。


拍摄:范旭初、陈红军、范登科


诗路天台┃《杜鹃花》 清 • 张联元诗路天台┃《一行禅师塔》 清 • 袁枚
诗路天台┃《天台瀑布》 唐 • 曹松
诗路天台┃《水龙吟·古来云海茫茫》 宋 • 苏轼诗路天台┃《寻天台山》 唐 • 孟浩然
诗路天台┃《秋晚历游台山》 清 • 释大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